【数学教研】活动(五):概念教学 同题再构《认识三角形》
日期:2025-05-14 15:07:36  浏览量:6

“认识三角形”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学习内容。数学概念是数学大厦的基础,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如何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首要保障。416日和23日我校的吴叶婧老师围绕“基于概念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了一次“同题构”的研讨活动,内容是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

                                                                     数学组“同题再构”教研活动安排表

3.png

吴老师利用“活命三角区”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的同时也作为导入部分引出课题。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具体活动,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并会画高,使学生体验了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

此外,吴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总结,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从“特征感知——本质建构——实践应用”三阶认知链展开探究。注重激活思维,遵循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建议优化两点:一是在画高环节增设小组互评强化过程性评价;二是调整活动与时间分配,确保核心环节充分落实。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需以“大逻辑”构建认知框架,通过“观察——操作——抽象”三阶递进实现本质理解,自然生成概念。

1.jpg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