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2月13日数学组召开了数学期末练习质量分析会,数学组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每个年级组老师代表通过对自班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学生失分情况进行了细致、直观的分析,让组内老师对期末练习成绩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区统考五六年级的两个年级数学进行了逐个题目分析。
五年级尤老师:本次期末学业质量测评中,我校五年级教师展开讨论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学生计算能力较弱。通过分析,发现我校学生在计算题上的失分严重,尤其是简便计算,每个小题的得分情况均低于区平均分,而只有501班的计算题每个小题的得分均高于区平均。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来说,计算能力的掌握,是数学得分的关键。同时,简便计算也能考察学生对算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数学技能的灵活运用。2、学生对算理掌握不透彻。本次试卷的题型比较新颖,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细致。因此,非常考察教师的讲课重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是否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甚于学习结果,学生在解题中能否说明理由等都能在这张卷子中体现出来。
六年级邢老师:把得分显著低于全体,需重点关注的薄弱题目给大家展示了一下:例如:第8题选择题:下面对算式26×3/8,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26个3/8相乘 B 3/8的26倍 C 26个3/8相加 D 26的3/8
这道题考查:乘法的意义(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比较基础,但是学生错误率较高,说明对数学概念把握不准。接下来邢老师强调了小学数学概念和意义的教学的重要性,建议大家(1)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要深入钻研课标精神,深度解读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要让学生记住概念,用概念去思考。备课时候追问:这一概念的核心属性是什么?学生可能误解哪些地方?我们可以重点加强一下。
最后,教研组长在肯定大家教学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如下:
1、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提高学生审题(读题、找数量关系)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4、继续做好培优提中辅差工作;5、重视对数学概念和意义的教学;6、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期末质量分析会,全体数学老师互相交流,探讨不足,总结经验,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制定新的学期改进措施和策略,争取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