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铜罗小学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日期:2025-03-03 04:51:05  浏览量:0

铜罗小学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索“德法融合、知行合一”的育人路径,提升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

 

二、工作目标

1. 强化教师对“立德树人”理念的理解与践行,将其深度融入备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3. 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与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备课研讨

1. 集体备课

以年级组为单位,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根据班级情况有机地进行补充修改。

2. 深度挖掘“立德树人”元素

组织教师开展教材研读活动,深入分析教材各单元、各课中蕴含的“立德树人”教育点。

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目标细化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并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加以落实。

3. 资源共享与优化

 建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拓展资料等。

鼓励教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与优化,确保资源的时效性与适用性。

课堂教学

1. 打造高效课堂

◦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骨干教师开设展示课,指定青年教师开课一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 1 节,要认真记录课堂情况,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2. 融入生活实际

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现象,将生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感与亲近感。

 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如社区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 关注学生差异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与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

教研活动

1. 学习《思政教师应知应会简本》

2.参加校外培训与交流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教学研讨活动,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与教学改革方向。

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交流合作,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如互派教师听课、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等,学习借鉴他人先进经验。

2. 课题研究

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申报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探索“立德树人”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路径。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准备与规划

1.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目标与任务。

2. 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及相关教育教学文件。

3. 开展教材研读活动,梳理教材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点。

三月份:备课与教学实践

1.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教学共案。

四月份:教研活动与学生活动推进

1. 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或校际交流活动。

2. 开展开课和听课活动。

五月份:深化教学与活动成果

继续推进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六月份:总结与评价

1. 召开教研组工作总结会议,总结本学期工作经验与不足,为下学期工作做好准备。